近年来,沧县县委党校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校姓党的根本原则,充分发挥“为党育才、为党献策”作用,及时组织精干力量组建了“流动党校”,深入开展“面对面”培训、“心贴心”交流、“点对点”宣讲,真正把党校搬到基层一线,把课堂搬到干部群众身边,使“流动党校”成为党员干部的“充电宝”,探索出一条党员干部真学真懂真用、群众充分受益的新路子。
一、迅速行动部署,坚持学深学透
县委党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党的重大理论宣讲宣传工作中,首先做到组织党校教师先学一步、深学一层,深入掌握其精神实质和基本要求,做到“打铁首先自身硬”。在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重要讲话精神宣讲、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列宣讲工作中,县委党校组织全体教师率先抓好自身学习,坚持原原本本学,反复深入学,完整准确地领会把握政治意义、核心内涵、创新举措。如在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前,首先选派3名教师参加了市委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师资培训班。根据宣讲课程计划安排,将学习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划分为10个教学专题。党校常务副校长、主管教学副校长和骨干教师,每人至少准备2个专题,每周安排两天让大家谈学习体会,内部进行说课,并相互提出意见建议,通过微课堂内部试讲和全体职工听课选出相对优秀的宣讲授课人员上讲台,并精选出4个课程,作为主打专题讲稿,从而为宣讲活动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针对基层实际,注重全面覆盖
经过认真准备,县委党校组织骨干教师分为5个宣讲组,以“流动党校”为主要宣讲方式,分赴全县各乡镇机关和重点村、中小学、中小企业、县直单位等深入开展宣讲辅导,确保将党的最新理论和政策传递到基层、传递到一线、传递到干部群众中,辐射带动掀起更广泛的学习热潮。面对宣讲时间紧、任务重的实际,县委党校坚持“标准不降、内容不减”,扎实讲清讲透每一堂课,区分类别、区分层次,针对农村生产生活实际,灵活运用集中培训和分散教学等方式,党校教师把田间地头、农家院落、党员活动室、学生教室作为流动课堂,突出精准扶贫、党的惠农富农政策、党的基本知识等内容,联合组织部、司法局、农业局等单位承担相应职能的业务骨干,开展动态性教学,真正做到范围广、全覆盖。在企业和社会组织,突出加强发展党员工作、推动党组织规范化建设等内容,推动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改革创新;在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重点联系服务群众、项目申报、办证纳税、接待信访等工作实际,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宗旨观念、服务意识,在服务群众中争做合格党员;在中小学校,通过宣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引导教师党员增强党的意识,自觉爱党护党为党,敬业修德,奉献社会,做合格党员、做党和人民满意教师。截至目前,已开展宣讲 75 场次,为全县基层的5000余名党员干部进行了宣讲,为更好更快地把党的理论政策学习贯彻到基层,打通了一条便捷的渠道,为加快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新沧县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三、创新方式方法,提高党课质量
为避免将“流动党校”党课上成“任务课”、“形式课”,党校积极探索党课表现形式,创新党课活动载体,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充分打造自选动作,研究提出了“1+X”配餐点菜模式进行授课。“配餐”,即一堂党课,由县委党校精心准备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重要讲话精神及国家的政策法规等重点内容,结合各乡镇、各单位实际,统一定向集中配送到受训单位。“点菜”,即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和自身发展需求,由党员干部群众提交需求信息,受训单位汇总后,交县委党校,县委党校经梳理、筛选、整合后,排出适合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口味的“菜谱”,并发放到党员群众手中,让党员根据需要自行选择,实行“菜单式”培训。每个年度内,县委党校详细制定出 5一10 个培训课程组成的培训“菜单”,如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安全生产、招商引资、基层党建、精准扶贫、农业科技、卫生保健等。每次培训前,由参训对象根据需要提前自主确定培训时间和培训内容,经参训单位收集后联系县委党校,县委党校结合“菜单”,安排授课教师组成的“流动党校”授课。为确保“流动党校”的培训质量,县委党校在充分挖掘自身师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培训课题和党员需求,积极聘请科局领导、乡村干部和相关行业的专家,担任相关专题的培训教师,有时也聘请党员群众熟悉的农村致富带头人、本地企业家、自主创业先行者等担任讲师,目前县委党校已有兼职教师12名。在授课准备上,授课内容按照“实际、实用、实效”原则,注重贴近基层、贴近实际,并坚持授课内容审阅制,确保培训围绕中心,不出“噪音”、“杂音”,在授课方式上,采用讨论式、实践式教育,通过多层面的互动教学,增强教育培训的趣味性和实效性。配餐点菜模式的实行,调动了党员干部群众学习的积极性,基层党员干部群众纷纷结合自身发展实际,积极向县委党校“点菜”。授课时,出现了邻乡许多党员干部临时闻讯赶来分享免费“大餐”的情况。坚持学考结合,提高培训质量。采取随堂测验、课堂问卷等形式,检验学习培训效果,为有的放矢改进教学提供参考依据。同时,县委党校设立“指尖课堂”,充分运用“沧县党校”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向广大干部党员推送图文并茂的“微党课”,增强了党课的实效性和吸引力,引导每名党员干部立足本职,做到了学习与日常工作有机融合、相互促进。
四、聚焦工作大局,争当参谋助手。
县委党校充分利用独特资源优势,发挥党校的智囊团作用,以“流动党校”为平台,在紧扣主题深化课题研究上下功夫,为高起点谋划全县宣讲宣传和学习教育积极出谋划策。坚持边教、边学、边研究,在宣讲的过程中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及时把握社会实践的一线动脉,将潜藏、散落在受训对象中的一线一手资料和实践经验及时提炼、总结,升华为可以准确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高质量成果,先后围绕基层组织建设、党员教育培训、产业转型升级、乡风文明建设等课题,开展跟踪调研,系统总结成功经验,剖析了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提出了若干意见和建议,形成了较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充分发挥了党校在党委、政府决策中的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